2025年5月15日
从底层打工者变身今日头条万粉作者他用文字记录积极人生
日期:2025-07-06 06:33:07

  “头条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树洞。” 胡瑞明认为,在头条上▪,总能找到和你三观一致的人,总能引起一些网友的共鸣。”除了烦恼,抒发高兴的心情时,能收到别人的互动,也让胡瑞明感受到双倍的幸福■。文章之所以能打动许多人,在胡瑞明看来,是源于真实的力量,那些虚构的故事,他没有经历过,也编不出来。“我写的就是普通老百姓、底层打工者的生活△。”

  出于对写作的热爱,工作之余,胡瑞明靠自学拿到了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大专文凭(函授),还加入了安阳市作家协会■。但现在回想起来,胡瑞明自觉那时写的文字是很不实在的:“当时我还年轻,还能写出很浮华的文字,现在我50多岁了,在工地上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人,觉得那时候的文字是很飘的…,和现实生活毫不相干。”

  胡瑞明自小就爱读书。出生于河南安阳农村家庭的他▼,凭借着从同学、亲戚家借来的各种连环画、小人书,构建起了对世界与文学的初始概念。而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文字的力量,是初中时他为将因家贫而辍学的同学所撰写的故事▪=…,那篇文章名为《徘徊》…★,当老师将之作为范文向全班朗读,故事的主角忍不住泪流满面。这给了胡瑞明极大的触动。后来,初中毕业进入中专,虽然就读煤矿机械维修专业,他也并没有停止写作。有一次•,他写的一篇有关自己家人的文章被老师选中-★,投稿到了《安阳矿工报》,那是他的文章第一次见报…•。自此之后▼=,每当《安阳矿工报》需要稿件时,他就把作文本上的文章一撕,交给语文老师。

  零几年时,胡瑞明所在工厂效益越来越差,他离开工厂另谋出路★◆▼。期间,胡瑞明仍在朋友圈和同学群里坚持写作,写学生时代的故事,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学们也会在群里和他聊天•,但“终归不再有像以前一样好的写作心情了。△”

  有些工友对他的写作梦嗤之以鼻。“在工地干一天,能挣几百块,写文章有什么了不起,赚个几块钱而已。” 但胡瑞明并不甚在意这些观点★▼。稿费和读者,都是胡瑞明很重视的,这是对他写作的认可●=。“我在头条会有很好的写作心情,自信心也增加了▪…•。我没什么别的爱好△△•,写作是我唯一的光亮…。•=△” 只要头条还在▪=▪,只要他还能写●•,他就会一直用心写下去,要对得起每一个读者。

  在建筑工地轰鸣的机器声和飞扬的尘土中,胡瑞明的身影并不起眼=,谁也不会想到●◆,这位穿着朴素努力“搬砖”的农民工,就是在今日头条拥有2万粉丝的创作者@小胡在写作。

  胡瑞明计划要坚持写到自己退休的时候,每天白天在工地大楼干活儿,夜晚回到宿舍在今日头条写写文章。他对自己的评价…▪,也就是一个底层的农民工:“我穿着很破的鞋,我身上也是满身汗味,灰头土脸。但是我和自己的心灵共舞,每天都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,我希望看过我文章的读者,从我的文章里感受到这种气息,也要积极地面对每一天。●-”

  现年50多岁的胡瑞明在工厂打过工、给超市送过货△●▪、在饭店端过盘子,后来加入包工队成为一名建筑工人●•△,忙时辗转南北各个工地,闲时到零工市场做日结工。但始终,他都没有停止过写作。

  现在,胡瑞明的头条账号@小胡在写作 已经收获了2w粉丝,爱看他文章的人,有全国、甚至全球的农民工,他们会称呼他为小胡老师◆△。工人们阅读到了胡瑞明的文章,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。“我的感想或许也是他们(农民工读者们)的感想=…,但他们不写▼•,有苦说不出◆=★。…●▼”

  毕业后的胡瑞明被分配到了安阳齿轮厂做生产工人▪,同时兼做车间通讯报道员-=,记录车间模范的先进事迹▼•★。第一次写通讯,记录的是一位工友救下河里落水的儿童的事迹,刊登在了车间的内部报纸《职工之友》上,第二天还在工厂的大喇叭上进行了广播-…。之后胡瑞明写的许多通讯陆续刊登在《安阳日报》上,每一篇都证明着他的写作“来时路•■…”。

  转折发生在2023年。胡瑞明发现了今日头条有写文章的功能,自此之后,一发不可收拾▪=。从琢磨热点新闻●、撰写回忆往事,到发现真实记录更能触动读者,他开始专注深耕打工生活记录领域。“干工地的人很多-,农民工的数量非常庞大,工地生活这一话题是有读者群体的。”